金年会在当前经济形势复杂的背景下,中国古书画市场在2024年秋季拍卖中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活力与韧性。尽管市场面临着征集与销售的多重挑战,诸多重量级拍品仍然吸引了收藏家们的广泛关注。
本季拍卖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中国嘉德(香港)拍卖的张珩《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》,这份珍贵的历史文献手稿总计6100页,以2100万港元的起拍价,最终以2355万港元成交,凸显了其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。
另一件备受瞩目的拍品是王翚的《溪山烟雨图》,创作于康熙十九年,起拍价仅为60万—80万港元,经过激烈的竞标,最终以787.2万港元的高价落槌,显示了市场对于古代书画作品的强烈热情。
不仅限于大作品,小品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。例如,康熙帝行书《谕大学士王熙》在拍卖中估价8万—15万港元,最后以609.5万元成交,展现了小品市场的火热与潜力。这里面流露出一个趋势:即便是估价相对较低的艺术品,在市场热度的推波助澜下,亦能创造出超出预期的优秀成绩。
在探讨古书画的真伪问题时,颜明指出,真品的客观存在不容否认,但市场中也存在一些模糊的界定。这一境况使得不少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其艺术水平、著录出版及良好的流传历史,反而会因此获得市场的认可与高价交易。
就未来市场而言,虽有部分高价拍品数量在减少,市场交易额也有所下滑,买家的投资积极性逐渐向中高价区间转移,这不仅反映了市场的适应性,也实现了艺术品的重新价值挖掘。买家们的需求偏向中档价位(300万—500万港元)的作品,为市场带来了一丝转机与机遇。
总体来看,古书画市场在2024年仍将展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,尽管高价位拍品稀少,但市场的流动性与稳定性依旧为投资者提供了可靠的选择,只要具备专业的眼光与长远的判断,寻找优质拍品依然能获得丰厚的回报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